马丁·海德格尔
马丁·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1889.09.26-1976.05.26],德国哲学家,20 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父亲弗里德里希·海德格尔在当地镇上的天主教教堂任司事,母亲也是天主教徒。在天主教教会的资助下 1903-1906 年到梅斯基尔希以南 50 公里外的康斯坦兹读中学,为将来的牧师职业作准备,1906-1909 年在弗莱堡的文科学校上学。在这六年里他学习了希腊文,此后,除战争年代外,他每日必读希腊原著。他还学习了拉丁文。1907 年,海德格尔暑期回家度假时,从康斯坦兹三一教堂的神父那里借到 F.布伦塔诺的著作 - 《论亚里士多德以来存在者的多重含义》,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成为他毕生哲学事业的起点。
1909 年进入弗莱堡大学,前两年主攻神学,辅以哲学,1911 年他决定放弃牧师的前程而专攻哲学。1913 年夏在施耐德(Arthur Schneider)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在弗莱堡期间曾为当时德国著名哲学家 E.胡塞尔的学生,还曾参加新康德派哲学家里科(Heinrich Rickert)指导的研究班,从而深受价值哲学的影响。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 年 8 月他应征入伍,但两个月后即因健康欠佳退伍。1915-1917 年在弗莱堡从事军邮工作,1915 年夏他以题为《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的论文获讲师资格。
1916 年 4 月,胡塞尔受聘到弗莱堡大学继承里科的讲座。于是海德格尔得以亲聆胡塞尔的指教。那时他白天在邮局工作,晚上则在大学里听课或讲课。1917 年海德格尔与艾弗里德(Elfride Petri)结婚。婚后再次应征入伍,在西线战场服役。1918 年从战场回来以后,海德格尔正式成为胡塞尔的助教。1922 年在胡塞尔的帮助下,受聘于马尔堡大学任哲学教授。
在马堡时期,海德格尔开始撰写他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 年 2 月,《存在与时间》正式印行,一是在《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二是作为单行本。这本书奠定了他一生哲学活动的基础,被视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他因此而声誉鹊起。半年后,柏林颁发了正教授职称。1929 年海德格尔辞去马堡的席位,回到弗莱堡大学继承胡塞尔的哲学讲座。30 年代以后,他与胡塞尔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淡并最终破裂。1933 年初,在德国出现了纳粹的法西斯专政。此后 5 年间,德国大学教师被解雇受迫害的有 2800 人,但海德格尔却在该年秋天带领 960 个教授公开宣誓支持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政权,并一度担任弗赖堡大学校长。1945 年盟军占领德国以后,他因这段历史受到审查并被禁止授课。1951 年恢复授课,1959 年退休,以后极少参加社会活动,避居在家乡黑森林的山间小屋,只和很少一些最亲近的朋支一起讨论哲学问题。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然后他说柏拉图当时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这个问题直到 2000 年后的今天还没有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海德格尔阐述“在”的意义如下:
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会有了“在者”。
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我”是这种“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的时候它的“在”已经恬然澄明了。因此,他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往下,海德格尔就谈论“我”的“在”就是世界。这里,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他们不作为与外部世界有关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为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体而存在。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海德格尔还认为人类处于矛盾之中,他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
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 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著作:
Sein und Zeit (1927) 《存在与时间》
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 (1929) 《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1935, 1953年出版) 《形而上学入门》
Erläuterungen zu Hölderlins Dichtung (1936-38)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1936-1938, 1989年出版) 《对哲学的贡献》
Holzwege (1950) 《林中路》
Was heißt Denken? (1951-52) 《什么被称为思考?》
Der Satz vom Grund (1955-56) 《理性的原则》
Identität und Differenz (1955-57) 《身分与分别》
Gelassenheit (1959) 《思考的展示》
Unterwegs zur Sprache (1959) 《通向语言的道路》
Die Frage nach der Technik 《关于科技的问题》
Wissenschaft und Besinnung 《社会与反省》
Überwindung der Metaphysik 《克服形而上学》
Wer ist Nietzsches Zarathustra 《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
Bauen Wohnen Denken 《筑居思》
Wegmarken 《路标》
相关电影:
电影
The Ister(2004年),故事内容根据海德格尔1942年的讲课
Being There(1979年),题材触及海德格尔的此在概念和被人久遗了自己的存在。
父亲弗里德里希·海德格尔在当地镇上的天主教教堂任司事,母亲也是天主教徒。在天主教教会的资助下 1903-1906 年到梅斯基尔希以南 50 公里外的康斯坦兹读中学,为将来的牧师职业作准备,1906-1909 年在弗莱堡的文科学校上学。在这六年里他学习了希腊文,此后,除战争年代外,他每日必读希腊原著。他还学习了拉丁文。1907 年,海德格尔暑期回家度假时,从康斯坦兹三一教堂的神父那里借到 F.布伦塔诺的著作 - 《论亚里士多德以来存在者的多重含义》,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成为他毕生哲学事业的起点。
1909 年进入弗莱堡大学,前两年主攻神学,辅以哲学,1911 年他决定放弃牧师的前程而专攻哲学。1913 年夏在施耐德(Arthur Schneider)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在弗莱堡期间曾为当时德国著名哲学家 E.胡塞尔的学生,还曾参加新康德派哲学家里科(Heinrich Rickert)指导的研究班,从而深受价值哲学的影响。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 年 8 月他应征入伍,但两个月后即因健康欠佳退伍。1915-1917 年在弗莱堡从事军邮工作,1915 年夏他以题为《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的论文获讲师资格。
1916 年 4 月,胡塞尔受聘到弗莱堡大学继承里科的讲座。于是海德格尔得以亲聆胡塞尔的指教。那时他白天在邮局工作,晚上则在大学里听课或讲课。1917 年海德格尔与艾弗里德(Elfride Petri)结婚。婚后再次应征入伍,在西线战场服役。1918 年从战场回来以后,海德格尔正式成为胡塞尔的助教。1922 年在胡塞尔的帮助下,受聘于马尔堡大学任哲学教授。
在马堡时期,海德格尔开始撰写他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 年 2 月,《存在与时间》正式印行,一是在《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二是作为单行本。这本书奠定了他一生哲学活动的基础,被视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他因此而声誉鹊起。半年后,柏林颁发了正教授职称。1929 年海德格尔辞去马堡的席位,回到弗莱堡大学继承胡塞尔的哲学讲座。30 年代以后,他与胡塞尔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淡并最终破裂。1933 年初,在德国出现了纳粹的法西斯专政。此后 5 年间,德国大学教师被解雇受迫害的有 2800 人,但海德格尔却在该年秋天带领 960 个教授公开宣誓支持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政权,并一度担任弗赖堡大学校长。1945 年盟军占领德国以后,他因这段历史受到审查并被禁止授课。1951 年恢复授课,1959 年退休,以后极少参加社会活动,避居在家乡黑森林的山间小屋,只和很少一些最亲近的朋支一起讨论哲学问题。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然后他说柏拉图当时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这个问题直到 2000 年后的今天还没有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海德格尔阐述“在”的意义如下:
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会有了“在者”。
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我”是这种“在者”,只有“我”是在成什么样都还不清楚的时候它的“在”已经恬然澄明了。因此,他认为“我”就是“在”,“在”就是“我”。往下,海德格尔就谈论“我”的“在”就是世界。这里,海德格尔思想的核心是: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他们不作为与外部世界有关的自我而存在,也不作为与世界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本体而存在。人类通过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世界是由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海德格尔还认为人类处于矛盾之中,他们预示到不可避免的死亡,死亡导致痛苦和恐怖的经验。他们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接着便是一切不复存在。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
海德格尔哲学对于现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具有强烈的影响,特别是对 L.宾斯万格心理学的影响尤深。他把海德格尔的世界之存在概念作为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以后心理治疗的发展,亦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著作:
Sein und Zeit (1927) 《存在与时间》
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 (1929) 《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1935, 1953年出版) 《形而上学入门》
Erläuterungen zu Hölderlins Dichtung (1936-38)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Beiträ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1936-1938, 1989年出版) 《对哲学的贡献》
Holzwege (1950) 《林中路》
Was heißt Denken? (1951-52) 《什么被称为思考?》
Der Satz vom Grund (1955-56) 《理性的原则》
Identität und Differenz (1955-57) 《身分与分别》
Gelassenheit (1959) 《思考的展示》
Unterwegs zur Sprache (1959) 《通向语言的道路》
Die Frage nach der Technik 《关于科技的问题》
Wissenschaft und Besinnung 《社会与反省》
Überwindung der Metaphysik 《克服形而上学》
Wer ist Nietzsches Zarathustra 《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
Bauen Wohnen Denken 《筑居思》
Wegmarken 《路标》
相关电影:
电影
The Ister(2004年),故事内容根据海德格尔1942年的讲课
Being There(1979年),题材触及海德格尔的此在概念和被人久遗了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