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案例
一、轮椅上的霍金
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提出了新的宇宙学说,并著有《时间简史》等著作,被誉为“当今世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1963年,他被诊断出肌肉萎缩,医生们认为他只能活2年。
他却支持到现在,取得卓越的成就,获得学术界与大众一致的敬重,这与他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息息相关。1970年时,霍金不得不靠轮椅行走,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但是他一直坚持物理研究,甚至在失去说话能力后,还继续靠机器行走。
上世纪80年代初,北师大天文系教授何香涛参加了霍金的报告会,当时霍金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与人交流很不方便,但他始终坚持奋斗,刻苦钻研。
霍金大学时结识的朋友狄克斯说:“当霍金所热爱的东西都失去时,他不仅坚强地活着,而且伟大地活着,他所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智慧,还有人类最可贵的不息的奋斗精神。”
二、十年写就《三都赋》
西晋时的左思出身寒微,自幼反应迟钝,长得丑,又讷于言辞。学书法、弹琴,都没有学成。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智力差,笨。”左思很不服气,发奋学习,以勤补拙。他着手准备《三都赋》,吃饭、走路想的都是文章。
连家中茅厕里也放着纸笔,一旦他琢磨出了好句子,便随时记下。当时,在洛阳任职的才子陆机也在准备《三都赋》,听闻此事,讥笑说:“这里有个丑八怪想写《三都赋》,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盖酒瓮。”
左思毫不动摇,并请求担任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秘书郎,借机苦学苦读。他日积月累,终于花了十年时间写成了《三都赋》,达官显贵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