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庙的来历
据史料记载,南岳庙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由于南岳衡山非北魏所辖,孝文帝为朝五岳,特尊鸣皋山为南岳衡山,于其上建南岳离宫,即后来的南岳庙。
南岳庙又称南岳离宫,位于伊川县鸣皋镇鸣皋村的衡桃山上,坐北朝南。据史料记载,南岳庙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据传当时由于南岳衡山非北魏所辖,孝文帝为朝五岳,特尊鸣皋山为南岳衡山,于其上建南岳离宫,即后来的南岳庙。唐代诗人祖咏《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薄》诗曰:“室画峨眉峰,心格洞庭浪。”把鸣皋山比做峨眉山,“洞庭浪”则指在南岳庙仿佛听到了洞庭湖的浪涛声。在过去1500多年中,南岳庙历经沧桑,多次重建,至20世纪60年代仅存残破的南岳正殿。南岳庙现其主体依次为三层山门、钟鼓舞楼、四神殿、南岳正殿、两庑、寝宫、太姒殿、白衣殿、玉皇庙等几部分,依山势贯穿在中轴线上。2008年南岳庙被列入第五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