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的起源
“河长制”最早是江苏省无锡市首创,是在太湖蓝藻暴发后,无锡市委、市***自加压力的举措。2007年8月23日,无锡市委办公室、无锡市人民***办公室印发了《无锡市河(湖、库、荡、氿)断面水质控制目标及考核办法(试行)》,无锡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了64条河流的“河长”,被认为是无锡市推行“河长制”的起源。
2008年,江苏省***决定在太湖流域借鉴和推广无锡首创的“河长制”。江苏全省15条主要入湖河流全面实行“双河长制”,即每条河由省、市两级领导共同担任“河长”。
河长制是中国***在2007年推出的一项水利管理制度,旨在通过设立河长、建立河长制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对河流、湖泊等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和治理,以达到保护环境、防止水灾等目的。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河道监察制度”。
河长制,是江苏无锡最早提出并实行的,目前推广到全国。河长制,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中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
据文献记载,我国靠前个治水人物是鲧,可以算作中华民族的靠前位河长。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史记·夏本纪》
后来,鲧因治水9年“功用不成”,被舜帝放逐羽山。“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禹被推上了政治舞台,开始承担第二位天下大河长之重任。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 鲧、禹治水的传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他们是中华民族远古时期治水英雄的缩影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