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历史上出过那些名人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祖籍常德汉寿县。其祖先屈瑕被封为“武王之督”,封地在汉寿县,近为“武王之督”铜戈原物的发现所证实;《橘颂》是屈原早年的作品,就是以沅澧流域尤其以汉寿盛产柑橘为背景而创作的。屈原是我国最早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他首创“楚辞”这种崭新的文体,在发展民族文化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屈原初辅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在同令尹子兰和大夫靳尚等人的斗争中,遭谗去职,一生大部分时间遭流放。开始在汉北,即今湖北襄樊地区;最后10年在江南,主要在今常德一带。屈原一生著述甚丰,其中大部分著作如《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都是他行吟沅澧江滨时创作的。作品中提到的今天可考证的常德地名有澧县的澧浦(“遗余巩兮澧浦”),古为澧州城外八景之一;有安乡的涔阳古镇(“望涔阳兮极浦”);有德山(“朝发枉渚兮”);有汉寿江潭坪(“溯江潭兮,狂顾南行”)和沧港(“沧浪之水清兮 ”)。屈原上溯沅江,到过桃源的采菱城。可见,屈原长期居住、往来于沅水、澧水地区,向民间吸取养料,创作了大量不朽的诗篇。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楚都郢为秦将白起攻破,屈原以死殉国,自沉汨罗江。常德人民建三闾大夫祠、招屈亭祭祀他,并且每年举办龙舟竞渡活动纪念屈原。刘禹锡在《竞渡曲》诗序中说:“竞渡,始于武陵。至今举揖而相和之,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