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写中秋帖的历史背景
唐张怀瓘《书断》中记载,王献之“幼学于父,次学于张(芝)。后改变制度,别创其法”。从记载可知,王献之幼年随其父王羲之学习书法,得其笔法,后又学习张芝,在此基础上,对前人书法进行大胆变革,创造出了一种不拘六书规范、省并点画曲折、务求简易流便的“破体”。王献之学习张芝,主要是效法其字字贯通的气势,变革发展了张芝的草书,即省并点画,务求简易,便于书写和血脉贯通。同时他又变革其父的草书,主要用“极草纵之致”,极力发挥“一笔书”的笔势。王献之笔下的草书既有别于张芝,又有别于王羲之,自成一家。而《中秋帖》其笔法上承张芝、右军之矩度,下启张旭、怀素之法门,在相当长时间内被人们视作王献之的真迹。
但现今有人认为,《中秋帖》风格与传世的王献之《廿九日帖》、《鸭头丸帖》相差甚远,书法痛快有余而沉着凝重不足,缺乏晋人书法应有的那种潇洒蕴藉的意蕴;该帖丰满的笔墨形态只有宋代那种较软的无心笔才能表现出来,而非晋代的有心硬笔可为;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所以认为《中秋帖》是米芾旧藏王献之《十二月帖》的节临。且《书画舫》云:“献之《中秋帖》卷藏檇李项氏子京,自有跋。细看乃唐人临本,非真迹也。”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