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股市行情走势图,2008年股灾后哪些股票上涨了
下跌20%,什么水平?
自2003年编制公募基金指数以来,2022年公募基金跌幅为基金历史第四大,仅次于2008年的-48%、2011年的-22%和2018年的-23%。
1)2008年,偏股型基金平均下跌-48%。众所周知,2008年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一年。与此相对应的是,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均出现巨幅下跌: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33%,德国DAX指数下跌-40%,中国上证综指跌幅高达-65%。2008年也是2007年大牛市后公募基金的首个熊市年,偏股型基金当年也未能幸免,年内跌幅达-48%;
2)2011年,偏股型基金平均下跌-22%。2011年是金融危机后过度复苏的一年,世界主要国家仍处于经济衰退的阴影中。2011年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阵痛之年,偏股型基金全年下跌-22%;
3)2018年,偏股型基金平均下跌-23%。2018年是目前离我们最近的熊市,偏股型基金全年下跌-23%。
从3360010到695002022,虽然仅仅过去了三个月,但期间的最大跌幅已经赶上了历史上历次熊市的跌幅。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我们有必要看看历史上每当偏股型基金年跌幅达到20%时,后续的年度行情都发生了什么。
下跌之后,机会还是风险?
1)偏股型基金在2008年大跌后,2009年上涨62%。2008年金融危机后,在整个市场情绪最低落的时候,中国及时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带动股市全面触底反弹,开启了2009年的牛市大反弹:2009年上证综指上涨79%,偏股型基金年内上涨62%。
2)偏股型基金在2011年大跌后,2012-2015年连续四年上涨。经历了2011年的滞涨和下跌后,2012 -2015年资本市场转好,大盘指数逐年震荡上行。上证综指创出2015年第二高点:2012年至2015年,偏股型基金涨幅分别为3.6%、12.7%、22.2%、43.1%、4。
3)2018年大跌后,偏股型基金2019-2021年连续三年上涨。2018年是单边走熊的一年,而就在市场情绪最悲观的时候,资本市场迎来了拐点,走出了三年的结构性牛市:2019年至2021年,偏股型基金每年分别上涨45.0%、55.9%和7.6%,三年累计涨幅143%。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每当偏股型基金每年下跌20%,那么市场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反弹。2008年暴跌后,2009年市场大幅反转;2011年大跌后,2012-2015年市场连续上涨四年;2018年熊市下跌后,市场在2019-2021年迎来三年结构性牛市。历史不会简单的重演,但历史可以启迪我们。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每次年度熊市级别大幅下降,那么年度行情往往会迎来反转?
面对下跌,更深的思考
市场下跌既是当前风险的释放,也是未来机会的酝酿。为什么偏股型公募基金在年跌幅超过20%后往往会出现转机?这不仅仅是一个偶然的数理统计规律,还有深层次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两个关键点:
1)由于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周期,两个极端相遇。作为全市场最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公募基金也是资本市场的排头兵,投研实力领先,对上市公司的研究也是全市场领先。如果某年公募基金普遍出现年度亏损,即市场上“武装到牙齿”的机构无法抵御市场的风险,往往意味着当年的市场环境非常恶劣,充满了多种利空。而且我们知道经济有周期,股市有牛有熊。市场中有一个确定的周期。市场最悲观的时候,往往是基本面、情绪、资金的拐点。
2)中国经济内在的韧性决定了下跌是长期的机会,而不是陷阱。一国资本市场的表现与一国经济长期发展密切相关,即“股票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无论2008年、2011年还是2018年,短期来看,中国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是,依靠中国近14亿人口的巨大内需市场,依靠近2亿高等教育毕业生的人才和工程师红利,依靠系统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经济决策机制,中国经济这艘巨轮每次经历海浪冲击都能乘风破浪,稳步前进。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韧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下跌后的市场是长期的机会,而不是陷阱。
所以在策略上,我们建议保持信心,保持耐心,延长投资久期。2022年注定是资本市场不平凡的一年。但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市场仍有多重利好支撑,包括中国经济增长韧性更强、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更大、a股上市公司估值更合理等。
2022年,偏股型基金又出现了20%的跌幅。下跌后是机遇还是风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