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是合法的吗?厦门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是合法的吗?为何要收取捐款手续费?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近日,一位福建莆田网友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一家公益机构捐款时,被要求缴纳手手续费,并且不能透露姓名。对此,该网友表示,自己并不知情,也没有收到任何通知。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莆田疫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通告。

一: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是合法的吗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是合法的。
1、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是目前中国**较早一家合法的境外慈善机构,致力于社会服务、医疗、教育、环保等公益事业,被誉为“台湾的良心”。
2、2008年1月14日经国务院准许成立“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由“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投入人民币一亿元整为初始资金,成为全国之一家非营利组织所成立的全国性基金会,并接受国家宗教事务局业管,并于2010年8月20日于苏州静思书院举行挂牌典礼。

二: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创始人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简称公益助学会)周大观文教基金会(台北)、励馨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台北)、私立菩提仁爱之家(台中)、私立台南仁爱之家(台南)、天主教圣十字架疗养院(台东)、布农文教基金会(台东)、佛教慈济基金会(花莲)和海棠文教基金会(台北)

三:苏州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

家住黄浦区外滩街道宁波路社区的魏奶奶已经静静观察了好多年。她已经记不清从2014年的哪个月开始,一群台湾志工到小区搞垃圾分类回收,她只记得时间是在每月第四个周六的上午。去年6月24日周六上午,魏奶奶下定决心,从家中搬出一摞旧报纸交到了台湾志工马庆仁手中。

“我们通过了魏奶奶的考试。”60多岁的马庆仁瘦瘦高高的,是慈济环保团队宁波路社区环保站的站长。从2010年开始,这一来自台湾地区的环保团队就与上海有关部门合作,在本市社区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如今8年多过去了,他们陆续设立了40多个回收点,基本覆盖本市各个区。

“在台北可以推广,为什么不在上海试试?”

林咸尹是慈济环保团队的干事。1993年他来到上海工作,夫人也是本地人,早把这里当作第二个家。他注意到一些小区没有垃圾分类,既不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也会污染周边环境。

这让林咸尹想到了30年前的台北。那时台北环保问题很严重,之后民间组织与发起了“垃圾不落地”与“垃圾减量化”运动,如今垃圾分类回收在岛内已蔚然成风。

“都是中国人,在台北可以推广,为什么不在上海试试?”于是,这批台湾环保志愿者动了起来。

之一步是要与社区建立联系。“一开始我们很担心被轰出去。”让林咸尹欣慰的是,在说明来意后,居委会支持这一行动。选个时间,志工上门向居民作环保宣导,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相关。

之后,就是与居民约定一个资源回收的时间。马庆仁与宁波路社区定在每月第四个周六,而另一位志工单文娟则是每月20日等在昌平路与陕西北路口。在那天,志工会把场地分为塑胶类与纸类两个回收区。居民眼中的“塑料”,被志工细分为PET饮料瓶、PE清洁用品、PE保鲜膜、PP速食盒等。即便是一个小小的饮料瓶,瓶身、瓶环、瓶盖以及塑料包装,都要分开处理。用单文娟的话说,分得越细,再利用的价值就越高。

刚开始,小区居民感到不理解,“一群台湾人跑到上海搞垃圾分类,是不是在作秀?”更多人质疑,“资源回收不应该是的事吗?你们为什么这么积极?”“我们会跟居民解释,地球是每个人的家,环保是每个人的事。”但林咸尹认为,取信居民还是要靠自己做出来,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资源回收雷打不动。

马庆仁还记得2017年7月22日,那天上海温度超过40度,恰恰也是回收日。“我们8点多到了现场,已有居民在等我们了。“不巧的是,那天清运车到下午1点才到。这段时间里,志工和居委干部轮流去小区门口等车,到后来都快热得中暑了。

“让我们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也在坚持。”宁波路社区居委会干部很感概。马庆仁也做过统计,回收资源金额从一开始的100多元,到如今能超过300元。如果居民愿意的话,这笔钱会由居委干部签字确认,再通过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捐给贫困学生,而捐款票据会在下一次活动时交给居委留存。

“做慈善对我来说是在充电。”马庆仁2003年来到上海,如今在松江有自己的工厂。“刚开始我在想,这样做慈善是劳师动众,还不如直接捐钱方便,但现在明白当志工的快乐是花钱买不来的。”马庆仁改变了闲时打麻将、喝酒的嗜好,不仅生活充实了,身体也变好了。

“居民们的坚持,是做下去的更大动力”

在采访中,台湾志工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居民们的坚持是他们做下去的更大动力。

刚开始,小区居民会不停地问他们:“这个可以回收吗?”“这个该归到哪类?”几次之后,生手成了熟手,居民可以去教别的人。头几次,会有居民带来沾满油渍的塑料袋或瓶罐,当志工告诉大家要争取做到“清净在源头”后,居民们就会在家把瓶瓶罐罐洗净、沥干,干干净净地交到志工手中。

在此过程中,一些小矛盾难以避免。在宁波路社区,志工误将一位阿姨的纸质鞋盒当作废品收走。这位40多岁的女士很不高兴,说了些很难听的话。没等志工道歉,参与活动的居民就主动上前打圆场作解释。结果“不打不相识”,这位女士借此了解资源回收的意义,如今也成了环保积极分子。

一对93岁的老夫妻让单文娟很感动。二老一手拄拐杖、一手拿袋塑料瓶,颤颤巍巍地交到志工手中。“老奶奶有个亲戚在台湾,常常打听台湾的事情,对我们很友善。”这样的约定坚守了两年多。直到有一天,老先生一个人来了,单文娟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还好,只是老奶奶的腿不好,出门不方便。”单文娟告诉老先生,下次不用自己来,志工可以上门去取。

让这些台湾志工高兴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加入了垃圾分类的队伍中来。马志仁所在的宁波路社区环保站,如今只有他一个台湾人了,其余成员都是之后加入的上海市民。而林咸尹也做过统计,如今他们环保团队有400多人,台湾人只占其中的十分之一,“越来越多上海人参与,也与这几年上海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回收有关。”

接下来除了继续做好资源回收工作外,慈济环保团队还希望在环保教育方面有所突破。这几天,马志仁和宁波路社区居委会一起,组织小区孩子排练话剧《环保孙悟空》,希望通过孩子们的表演来影响他们的长辈。而林咸尹的“小目标”则是成立一个环保教育站,与学校、社区等机构合作,让更多人响应环保。

“其实,许多上海居民都想为环保尽一份力,关键是要有人带他们做。我们团队虽然人数有限,但只要居民们愿意,我们一定陪他们走下去。”林咸尹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本文原发于2017年解放日报,略有修改。

栏目主编:洪俊杰 文字

四:厦门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

我在东莞,我想参加慈济,但不知道怎么办理

去慈济在各地的道场报名,或是上亦可以报名吧!

可以参加活动,不需要什么条件,有心就有力。在厦门有慈济的静思书轩。可以搜索下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