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股吧分析讨论社区(拓日新能股吧分析讨论社区)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答记者问
2021 年6 月 11 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浙江省银行业协会协办的“银行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工作推进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作为银保监会“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推进会的分会场活动,本次工作推进会中,中国银行业协会与六十余家会员单位共同发起设立了中国银行业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家工作组(以下简称“专家工作组”),中国工商银行为组长单位,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为副组长单位。
6月1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潘光伟接受《中国银行业》杂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介绍中国银行业协会在双碳目标下的工作。
问:为什么举办此次工作推进会?
答:召开本次工作推进会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周亮副主席在“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推进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近年来,在银保监会指导下,中国银行业协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平台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切实履行“自律、维权、协调、服务”职能,引领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力量,通过更加精准的资金投向、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更加高效的经营管理,引导和带动更多生产要素流向绿色低碳领域,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金融支持。
本次会议得到了浙江省银保监局和浙江省银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在专家人选推荐和会务方面给予我会强有力的支持,在此特别感谢浙江省银保监局和省银行业协会为此次会议成功举办所付出的努力。
问:成立专家工作组的意义是什么?
答:党的十九大全面阐述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在银保监会指导下,中国银行业协会发起设立了中国银行业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家工作组(简称“专家工作组”),并制定了2021-2025年工作规划。
专家工作组的成立得到了银保监会的指导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六十余家金融机构,以及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问:成立专家工作组的架构是什么?
答:目前,专家工作组设首席专家一名,由工商银行刘瑞霞同志担任;设组长一名,由工商银行刘国通同志担任;设副组长3名,分别由农业银行石智勇同志、中国银行刘世伟同志、建设银行卢娜同志担任。此外,我们还邀请到国家开发银行等六十余家金融机构的精英担任专家工作组的专家成员,并且邀请两家国际组织作为观察员。此次邀请的专家都是业内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的专家和翘楚,今后,我们还将逐步增加环境、社会和治理领域及重点碳排放行业领域的专家。相信在银保监会领导及各位专家的支持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将会取得显著成效。
为配合做好专家工作组后续的各项工作,我们设立了专家工作组办公室,全力为专家工作组服好务。
问:成立专家工作组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答:一是及时向监管部门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和专业咨询意见。发挥专业智库的作用,协助制定好银行业支持双碳目标工作指引;动态跟踪、前瞻性研究监管及政策趋势动向,定期向监管部门反映银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工作进展、存在问题与挑战以及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二是助力银行在公司治理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在监管部门引领下,专家工作组通过政策咨询、建议等方式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绿色金融纳入公司治理体系;助力银行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符合自身行情和特色的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规划,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三是推动银行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推动银行出台支持双碳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助推银行业金融机构明确绿色低碳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和风险偏好;积极向协会会员单位提供信贷业务向绿色低碳转型调整、信贷资产结构优化的建议,助力银行绿色转型;配合协会发布相关研究报告,助推各行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银行业实现自身运营的碳中和。
四是推动银行创新碳金融产品和业务。推动银行进行碳金融创新,探索绿色并购融资、绿色资管、气候债券、蓝色债券等创新产品,构建多元化、完整性的产品体系,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能效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稳妥开展环境权益、碳排放权等抵质押融资业务。
五是引导银行建立气候风险治理和风控体系。配合协会研究发布银行业“碳风控”报告,研究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指标体系,推动银行完善“碳风控”实施体系,提前做好应急预案;配合协会组织有关银行开展碳排放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气候风险治理和政策框架,健全气候风险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协助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境外国别风险管理能力,确保项目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相关国际标准或惯例,引导中资银行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力度。
六是推动银行建设碳排放的数据信息系统。在研究和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需的数据标准上下功夫,会同协会金标委加强碳排放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标识,助力构建碳排放数据的统计、监测、分析和报告体系;积极推动碳排放信息建设,逐步实现银行自身碳排放信息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配合协会探索建立中国银行业碳排放数据跟踪评估系统,搭建协会会员单位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
七是推动银行做好碳排放的信息披露。持续跟踪国际同业进展,加强披露框架、内容比较研究,探索建立气候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和流程;推动银行逐步履行“碳披露”并支持 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等国际主流气候风险信息披露框架,从治理、战略、风险管理以及指标和目标四个方面,逐步提升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统筹谋划银行业ESG及气候信息披露相关标准,保障披露数据可比有效。
八是推动建设气候友好型银行。研究气候友好型银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配合支持协会持续开展气候友好型银行评价;研究推动形成气候友好型银行(国际)联盟;进一步引导银行深化数字化转型,助力银行建设气候友好型银行。
九是配合协会做好碳领域的交流、合作及成果展示。加强碳领域的国际交流,深度参与国际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国内合作;配合协会讲好中国银行业碳领域故事,推动工作组研究成果在联合国气候峰会、银行业协会平台及相关媒体的宣介;积极参与协会组织的碳达峰碳中和普及培训工作,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绿色金融理念和技能。
问:中国银行业协会在推进绿色低碳及相关风险管理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一是稳步推进绿色银行评价工作,引领银行业绿色转型发展。在银保监会的指导下,银行业协会出台了绿色银行评价工作方案,并持续对21家全国性银行开展了绿色银行评价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绿色信贷业务和管理制度的发展。在2020年4月公布的2019年度绿色银行评价结果中,综合考察各行绿色信贷有关的组织管理、政策制度及能力建设、流程管理、内控与信息披露、监督检查等五个维度,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浦发银行(600000,股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广发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等17家银行绿色银行总体评价表现优秀。
二是助力监管政策落地实施,支持行业人才队伍建设。2014年起,协会绿色信贷专委会陆续开展了绿色信贷环境社会风险管理培训师培训及转培训工作,共举办培训4期,现场培训300余人,转培训1500余人。在兰州、北京等地组织开展了绿色信贷实务培训班和中小银行绿色信贷能力建设论坛。特别是2013年至今,在工商银行刘瑞霞总经理牵头支持下,在全行业推动落实全球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国际银行监管标准,并针对资本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测试和数据治理等重点、难点领域组织开展了系列培训。
三是组织编写全球第一本《绿色信贷》中英文教材。2014年,协会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共同组织编写了国际上第一本《绿色信贷》教材,并于2018年组织进行了内容修订。英文版教材全文已在国际金融公司官网上刊登,提供给阿根廷等40多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监管机构和银行业协会学习借鉴。
四是积极开展国际绿色信贷交流合作,扩大中国经验的国际影响力。加入生态环境部组织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绿色金融工作组,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共同举办开展“境外项目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国际研讨会”,推广交流国内外绿色金融业务的良好实践。
问:“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为更好的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协会将如何切实巩固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治理水平?
答:一是发挥好专家组智库的作用。搭建银行业共商共享信息交流平台,引导银行业加强自身组织体系建设和机制建设,巩固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治理水平,优先支持低碳转型领域资金需求,积极参与碳金融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持续推进落实银行业履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金融使命。
二是在银保监会指导下,加强与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委的沟通协作,引领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做好将于今年十月份在我国昆明举办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缔约国大会银行板块相关工作,引领银行业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等相关领域投融资标准研究及金融产品的支持力度。
三是在银保监会指导下,会同国际战略合作机构,继续作好绿色银行评价工作。持续提升绿色银行评价工作透明度,逐步加强绿色信贷业务评价考核力度,鼓励银行机构建立绿色信贷流程体系,开展绿色信贷制度创新,加大绿色信贷资源配置,提升融资项目的社会、环境及合规风险意识,引导银行业绿色转型发展。
四是在会员银行的配合下,有序推进中资银行海外投融资环境与社会风险申诉回应平台建设工作。借鉴国际良好实践,帮助中资银行提升海外投融资项目管理能力与环境社会风险防控能力,引导银行业加大对可持续基础设施、可持续大宗农牧林商品贸易和可持续渔业等领域的投融资支持。
问:在协会的相关工作中,有哪些重要的合作伙伴?
答:要特别感谢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作为协会的重要战略合作方,在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以及绿色海外投融资等多个课题研究中给予银行业协会的专业技术支持。我们也期待国际组织能在中国银行业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项伟大事业上,继续发挥国际桥梁作用,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理念、标准、方法和相关案例,帮助我们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让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银行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努力和进展。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专家工作组首席专家刘瑞霞答记者问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成立“中国银行业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家工作组”,专家工作组首席专家刘瑞霞接受《中国银行业》杂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
问:请问成立专家工作组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答:2020年,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郑重承诺,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中国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业中拥有重要地位,金融机构能够运用贷款、定价等各类金融手段,通过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因此需要充分利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低碳转型,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为此,经过半年多时间的酝酿,在银保监会指导下,我们开始筹建支持双碳目标专家工作组。现在,我们终于成立了“中国银行业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家工作组”。工作组将以专家智库形式,积极建言献策,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以绿色低碳为目标,完善政策引导,指导成员机构建立“双碳”工作框架,推动制定行业标准,加强基础建设,建设碳排放数据库,解决技术难题;将气候风险作为重要风险类别,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建立气候风险的识别、评估、计量、监测、报告及压力测试体系,不断提升气候风险管控能力。同时,专家组将更加积极地参与TCFD国际规则制定,在气候风险领域讲述中国故事。
问:专家工作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专家工作组将从战略规划、业务偏好、产品创新、风险管理、信息披露、交流合作及自身碳排放等八个方面,推动我国银行业落实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完善战略规划。在公司治理层面加强统筹,制定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规划,明确战略导向,积极配置资源,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二是优化业务偏好。明确绿色低碳的经营管理和偏好,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调整、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助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转型。
三是推进金融创新。积极发展能效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稳妥开展环境权益,碳排放权、生态补偿抵质押融资,探索绿色并购融资、绿色资管、气候债券、蓝色债券等创新产品。
四是加强风险管理。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作为重要的风险类型进行管控,开展前瞻性压力测试。
五是夯实数据基础。加强碳排放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标识,逐步形成覆盖区域、行业、客户、产品等维度的碳排放数据统计、监测、分析和报告体系。
六是做好信息披露。明确碳排放披露要求,细化披露内容,提升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金融手段促使客户主动披露碳排放相关信息。
七是改善自身减排。积极发展金融科技,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自身碳减排,努力实现运营碳中和,建设气候友好型银行。
八是促进交流合作。加强碳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与社会团体、媒体的互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银行业的良好形象。
问: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核心作用是什么,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答:低碳转型需要从能源结构、能源消耗和人为固碳“三端发力”。目前我国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商业银行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处于主要地位。为支持实现双碳目标,商业银行的核心作用是通过资金投向、金融服务,引导社会资源投向改善能源结构、降低能源能耗的领域,支持通过模式转型和技术革新,减少碳排放,提升碳捕捉和碳封存效果,控制碳增量,降低碳存量,树立和传播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一是碳标准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关绿色、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标准尚未统一,使得银行业金融机构难以获取和使用客户相关气候方面的基础信息。二是碳数据缺乏,主动披露少。银行对碳排放相关数据调查采集、整合和标识存在困难,制约了银行对企业“碳表现”的识别和评价,主动披露碳数据的企业较少或披露不充分,难以准确地把握资金的碳投向。三是碳金融创新面临挑战。金融要支持碳技术创新、碳管理创新,金融本身要从产品和服务上进行创新,目前属于前沿性、探索性领域,可借鉴的经验较少。
问:专家工作组如何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落实“双碳”目标?
答: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与六十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银行业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家工作组”,同时制定了2021-2025年工作规划。
接下来首先主要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建立专家工作组的工作机制;二是建设信息平台,动态跟踪、前瞻性研究监管及政策趋势动向;三是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专业能力建设,组织气候风险相关教育培训;四是做好重点领域的研究,形成系列成果,包括:研究国际国内碳领域的监管政策要求及先进银行实践;研究国际国内重点碳排放行业的数据标准和核算方法;研究和梳理巴塞尔委员会气候风险框架和TCFD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碳排放重点行业的特点及企业风险属性,研究可替代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和行业特点。形成系列研究成果和报告。
做好五年长期规划的落地,主要包括:
一是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发布银行业气候风险管控框架,制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金融数据标准,研究气候友好型银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统筹银行业环境、社会和治理及气候信息披露相关标准,保障披露数据可比有效。
二是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五年规划内容。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绿色低碳政策建设,完善流程控制,引领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大力推动碳金融业务创新,满足低碳转型过程中多样化社会需求。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碳表现”,建设气候友好型银行,努力实现运营碳中和。
三是夯实气候风险管理基础。?专家工作组将推动各商业银行把以碳排放为重要内容的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作为重要的风险类型进行管控。建立气候风险治理和制度体系,健全气候风险的识别、评估、计量、监测、报告和控制体系。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和前瞻性分析。
四是加强合作、交流与培训。加强碳领域的国际交流,参与国际规则的讨论和制定。推动研究成果的宣介,讲好中国碳领域故事。编写教材,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普及培训。
问:请问您作为专家工作组首席专家,如何在推进银行业“双碳”工作中发挥作用?
答:经银行业协会推荐,我有幸成为工作组首席专家。我将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经验,从国内国际两方面推动做好“双碳”工作。
国内方面,主要是推动制定行业标准,指导成员机构建立“双碳”工作框架,解决技术难题。
一是发挥专家经验,推动制定行业标准。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制定中国银行业气候风险管理框架,推动制定气候风险数据标准,完善气候信息披露规范,逐步建立气候友好型银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开展银行业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二是推动成员机构建立“双碳”工作框架。将绿色低碳要求融入金融机构的战略、偏好与政策;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体系,推进气候风险数据系统建设,并结合成员机构自身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压力测试,前瞻性地识别气候风险影响领域;推动各机构积极发展金融科技,推进以低碳为特征的数字化转型。
国际方面,我同时也是金融稳定理事会TCFD专家组成员,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参加其中工作。
一是参与TCFD国际规则制定。截止目前,参与制定和发布了《气候相关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组建议报告》《TCFD建议执行状态报告》《风险管理整合指南》《情景分析指南》,TCFD的工作确立了全球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行业标准,指导企业将气候风险融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加强气候风险潜在影响评估。目前,TCFD建议已获得全球78个国家、超过2135家组织和机构的支持。
二是在气候风险领域讲述中国故事。近5年以来,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我在应对气候风险上建言献策,参与TCFD会议讨论30余次。在新加坡、伦敦、上海、北京等地参加气候和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并发表演讲,讲述中国实践案例。
我希望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有效对接国际国内两方面情况,推动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可持续绿色发展,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问:请问您作为工商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如何推动双碳目标在工行的落地实施?
答:工商银行作为国有大行,工行有责任防范气候风险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持续提升绿色低碳金融服务能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将专家工作组五年规划落地,我行近期成立了一支由博士、博士后组成的20人工作组,从碳排放标准、压力测试、碳交易、评级与评估方法论、政策及外联等方面,全力推进双碳目标在工行的落地实施。
一是在气候风险管理架构上,近期,巴塞尔委员会发布评估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方法论、气候风险驱动因素和传导机制两份文件,我行已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使得我行风控体系更具全面性、立体性和前瞻性。
二是在气候风险的识别和计量上,将气候风险和碳因素纳入评级和评估体系,严控环境不友好客户信用等级和准入。实施投融资绿色分类管理,全面覆盖贷款、债券、理财、租赁、保险等领域。提升气候风险的识别、评估、计量、监测和报告能力。建立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体系,参考国际经验改进关键技术,提高前瞻性风险分析和研究能力。
三是在气候风险智能化管理手段上,探索建立气候风险数据库,加强碳排放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标识,覆盖区域、行业、客户、产品等维度,提升碳排放数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提高信息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加快智能系统建设,提高气候风险识别、计量、监控、报告的智能化能力。
四是信息披露与国际合作上,主动参与巴塞尔委员会、TCFD等国际准则的讨论和制定,不断强化完善环境信息披露,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国际治理,践行节能减排承诺,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工商银行在双碳领域的工作举措和成效。
本文源自中国银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