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本位制详解(国际金本位体系有哪些特点)
金本位制是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黄金是货币体系的基础。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充分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一般认为,1880年至1914年的35年间是国际
金本位制是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黄金是货币体系的基础。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充分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一般认为,1880年至1914年的35年间是国际金本位体系的黄金时代。
金本位制有如下特点:
1,黄金充当国际货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自由进出口。但是由于黄金运输不便,风险大,而且黄金不能生息,还需支付保管费用,再加上当时英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因而人们通常以英镑代替黄金,由英镑充当国际货币的角色。
2,严格的固定汇率制。金本位制下,各国之间的汇率由他们各自的含金量比例--金平价决定。当汇率并非正好等于铸币平价,而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铸币平价上下窄幅波动,其幅度不超过两国黄金输送点,否则,黄金将取代货币在两国间流动。实际上,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平价在1880年至1914年间一直没有变动。
3,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其机理即由美国经济学家休谟提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一国国内收支逆差--黄金输出--货币减少--物价和成本下降--出口竞争力增强出口扩大,如果进口减少--国际收支转为顺差--黄金输入。为了实现上述自动调节机制,各国必须严格遵守三个原则:一,本国货币和一定数量的黄金固定下来,并随时可以兑换黄金;二,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各国金融当局应随时按官方比价无限制买卖黄金和外汇;三,货币发行必须持有相应的黄金准备。
在1914年爆发的靠前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的相继冲击下,英、美、法等主要国家先后放弃金本位,至1936年,金本位体系彻底崩溃,各国货币汇率开始自由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