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收益表和利润表的区别_合并综合收益表
综合收益表和利润表都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两者的区别在于综合收益表除了列出净利润之外,还包含了其他收益、其他损失和外币转换等项目,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利润表则主要列明企业经营活动所得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用以计算净利润。
一、财务报表中每年收益指的是那个数据?
1、销售额是财务报表中的利润表的营业收入;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的规定,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3、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被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二、如何看懂一个公司的财报,以及如何发现财报中的风险和机遇?\n
优质答案1:
看懂公司财报必须有一定的会计素养,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会计分录:其他应收款,在建工程,待摊费用,商誉等。机遇有以下会计分录: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资本溢价等。
优质答案2:
重点看三项,营业收入、核心利润(也可用扣非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如果营业收入增长,核心利润增长、核心利润率较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常年大于核心利润,则公司现金流出问题的概率极低,自身就处在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中,像一个茁壮成长的青少年,健康出问题的概率是很低的,这就是财报的底层逻辑。
优质答案3:
财报是分析公司的起点,只有经过大量的财报阅读,投资者才谈得上深刻了解行业和公司的特征,反过来才能更加准确、深刻的认知目标公司的财报透露出来的信息。财报的主要载体就是三张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财报分析的总体原则有两点,一是横向对照比较,即与行业同类公司比较,从而发现问题,而是纵向历史走势、指标趋势比较,从而发现公司是否后劲不足,经营异常。下面我们分别从三张报表的重要指标简单说说。
资产负债表
1、资产负债表:指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称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的主要报表。其原理是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所有拥有的资源来自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将负债和拥有者权益用掉就形成了企业的资产。
举个例子:张三要成立一家公司,以自有房产作为办公场地,同时从银行借款100万,按照相关规定公司就这样简单成立了。然后100万买回50万机器设备,50万买回原材料和办公用品等等。投入前房产变成了所有者权益,借款变成负债。投入经营后,房产和机器设备变成固定资产、原材料以及低值易耗品等。
于是会计在资产负债表上表示为。房产+固定资产+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其它=所有者权益+长期借款。
2、在资产负债表中,重点关注负债率,周转率、应收款以及商誉等。
(1)资产负债率:即负债总额除以总资产的比率,用以反应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以及反应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公式: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举个例子:比如你钱包里面有100元钱,但是其中40元是你向朋友借来的,那么你个人资产负债表上,你的资产负债率=40/100*100%=40%。
分析该指标要结合行业、企业性质和企业所处发展阶段来综合解读。如果房地产企业其负债普遍较高,这时要与行业内公司对比,这轮房地产调控下来,很多负债过80%的房地产企业倒闭,但是未雨绸缪的万科手握大把现金,它们就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次)
预警值:存货周转率过低,存在不计、少记收入的嫌疑,存货周转率略微高了相对较好,一般没有标准,主要与同行业、本公司以前年度相比。
提醒:注意,并非存货周转率越大越好,每月的存货周转率若是超过5次以上或者更大也会列为发票监控范围内,核实企业是否存在虚开发票迹象。
(3)应收应付账款以及其他应收应付款:重点考察应收款与企业营收规模是否相匹配。
由于公司会计人员将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或应付的款项全部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这使得这两个科目的核算内容比较繁杂,很容易成为某些单位或个人进行舞弊的工具。其主要是利用其他应收款科目隐藏短期投资,截留投资收益;偷逃税款;利用其他应收款转移资金甚至私设小金库。
(4)商誉: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前些年,A股众多中小公司上市,然后就大势的收购并购,从而产生巨额商誉,随着整个经济增速的下降,计提减持就不可避免,公司业绩遭受毁灭性打击,股价一落千丈。通常商誉占资产价值超过15%就要格外小心了,不出意外都会暴雷。例如巴士在线商誉减值暴跌80%。
利润表1、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反映的是某一会计期间的情况,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2、利润表中主要考察营收、营业外收支和税金。
(1)营业收入增幅低于应收账款增幅,且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量相背离在公司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应收账款。正常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变化幅度应与营业收入的变化相一致。如果应收账款增长速度高于营业收入,可能意味着:
第一,公司放宽信用条件以 *** 销售;
第二,公司人为通过“应收账款”科目虚构营业收入
(2)营业利润大幅增加的同时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等增加比例很小公司正常经营产生营业收入时不可避免要产生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这两项费用一般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是保持一致的。如果当期营业利润出现了大幅增加,而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等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则有三种可能:
第一,相关的销售并不存在;
第二,公司为优化当年盈利水平,已将当期应计费用调至上一会计年度;第三,公司刻意调减当期应计费用来相对提高营业利润,如将应作为期间费用的无形资产研究费用资本化为在建工程或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等。
(3)公司应缴增值税、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费用异常低,如果应税额与净利润差异较大,也可能是公司偷税漏税或虚构收入的预警信号。
(4)营业外收支,主要分析公司利润增长的来源,是否具有持续性。
现金流量表1、现金流量表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企业的现金(包含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情形。
2、现金流量表中主要关注以下数据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于净利润,并且大于零
(2)销售商品提供劳动收入现金大于营业收入
(3)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净流量小于零,且主要是投入的新项目;
(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大于零,或者排除分红因素该科目仍然大于零;
(5)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大于有息负债。
现金流量表是所有财务数据中最能反映企业实质的一张表,几乎所有出现问题的企业,首先体现出来的就是现金流出现问题,进而资金链断裂,最后企业土崩瓦解。
综述:分析企业财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能单独孤立的看待某一指标的变化,同时在分析比较中,一定要横向和纵向比较,这样发现问题的概率才会变高,也只有比较分析才会有意义。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